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培训教材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 研究生/本专科 > 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培训教材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10
ISBN:9787801359032
作者: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
页数:178页

作者简介

《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培训教材》主要内容: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出台给人们以新的评价思路,新的评价方法和比较准确的评价成果。首先,它将生态影响评价界定为生态完整性评价和敏感生态问题评价两大方面。生态完整性是不同自然等级体系,如区域、景观、生态系统都具备的生太学特性,它由体系的生产能力和稳定状况来度量,当体系未处在高亚稳定平衡状态,生产能力衰退到一定的阈值量,则会由高一级的自然体系降低为低一级的自然体系,如由绿洲变为荒漠。敏感的生态问题包括荒漠化,水资源耗竭,森林破碎化和岛屿化,生物多样性受损,土地生产能力降低等等,这些敏感生态问题都具有特定的生态学特征和规律,是生态学评价需要论证清楚的。
其次,它根据建设项目的不同将项目界定在不同等级自然体系中进行评价。生态系统与景观属于不同等级的自然体系,有不同的生态学特征,体现不同的物流、能流、物种流动规律。其中,生态系统是相对同质的,而景观和区域则是异质的,用生态系统的尺度来评价景观尺度是不可能查清生态问题和找到适当的生态保护对策的。
再有,它强调应用生态制图的方法来描述评价的成果,因为RS、GPS、GIS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传统的现场监测技相结合成为了生态制图的有力支持手段,使生态评价成果向综合性、准确性方面前进了一大步。
最后,《导则》的实施使国家和地方的自然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管理工作步入了科学和可操作的阶段。此前的生态影响评价始终是环评的附属,而现在,就自然资源开发建设项目而言,成为了评价的核心部分或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环境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出台以后得到了广大环境工作者的支持和爱护。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的基本框架  1.1  目的和意义  1.2  适用范围  1.3  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的理论框架  1.4  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标准标准的制订和实施第二章  生态影响评价的理论简介  2.1  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的基本特征  2.2  自然资源的定义和特点  2.3  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及其应用第三章  非污染生态影响范围的判定因子  3.1  生态完整性的判定  3.2  生物多样性保护范围的判定因子和计算模式  3.3  水和土地影响的判定第四章  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4.1  评价的程序  4.2  工程调查与分析  4.3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4.4  生态现状评价  4.5  影响预测第五章  生态制图  5.1  生态制图技术概述  5.2  生态制图数据的获取  5.3  生态图的编制  5.4  生态制图实例介绍第六章  生态影响的防护、恢复及管理  6.1  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的界定原则与方法  6.2  生态影响的防护  6.3  生态影响的恢复  6.4  建设项目生态恢复规划  6.5  生态管理措施第七章  生态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7.1  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所造成的严重生态经济后果  7.2  经济损益分析的理论基础  7.3  经济损益分析的原则  7.4  费用与效益评价框架  7.5  费用与效益评价方法实例A  三亚南田温泉旅游城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附例B  板桥峪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生态影响评价报告参考文献

前言

  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然司提出的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已于1998年6月1日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实施。为配合这一标准的实施,自然司组织编写了这本《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培训教材》。1998年8月份, 《培训教材》在全国26个省市环境保护局的自然处处长研讨会上得到了修改和完善。现在,本《培训教材》正式出版发行,成为自然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的主要参照读物。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建设中以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为目标的建设项目不断增多,涉及了水利,水电、交通运输、农业、林业、旅游、矿业、牧业等行业和海洋及海岸带开发。因此,本已十分脆弱的我国生态保护形势更加严峻。为使我国经济社会步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中央领导同志提出了"污染控制与生态保护并举"的方针,据此,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正式批准实施了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作为第一个生态学评价的行业标准与以往的生态影响评价不同,它体现着生态学进入90年代的研究成果和应用价值,是适应生态保护形势而发展起来的前沿生态学科的成果之一。  此前涉及建设项目的生态影响评价多是对某些生态因素进行定性描述,较好的评价也仅仅是用一些测算值和统计值来支持评价结论,而很少能对人类的需求和自然资源的承受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完整的论证。但是,人类需求与生态完整性之间的矛盾旷日持久,人类对资源和环境的需求已超过了生物圈所能长久承受的能力。因此,不能再沿袭此前的生态影响评价的思路和方法,不然,生态恶化的趋势将愈演愈烈。  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出台给人们以新的评价思路,新的评价方法和比较准确的评价成果。  首先,它将生态影响评价界定为生态完整性评价和敏感生态问题评价两大方面。生态完整性是不同自然等级体系,如区域、景观、生态系统都具备的生态学特性,它由体系的生产能力和稳定状况来度量,当体系未处在高亚稳定平衡状态,生产能力衰退到一定的阈值时,则会由高一级的自然体系降低为低一级别的自然体系,如由绿洲变为荒漠。敏感的生态问题包括荒漠化,水资源耗竭,森林破碎化和岛屿化,生物多样性受损,土地生产能力降低等等,这些敏感生态问题都具有特定的生态学特征和规律,是生态学评价需要论证清楚的。  其次,它根据建设项目的不同将项目界定在不同等级自然体系中进行评价。生态系统与景观属于不同等级的自然体系,有不同的生态学特征,体现不同的物流、能流。

章节摘录

  4.2.2工程调查分析的主要内容  (1)工程资料的收集  包括主辅工程区位、规模、工程类型、工艺、设计文件和内容等文字数据和包括工程平面图在内的图件资料的收集。目的在于了解工程的空间开发形态,从布局结构入手分析工程对区域生态体系整体性的影响。  还要收集项目拟建区域的规划资料和图件。  (2)工程分析  依据工程分析三个原则,做好如下工作:  一拟建主、辅工程的简要描述与分析,要从生态影响的角度入手,对主要的工程措施、工艺、施工方法和运行特点进行分析。例如:水体的时、空变化;施工区域的时、空变化;施工破坏区域的植被现状及其改变;施工对较大范围土地理化性质的影响等等。  一同类工程的调查分析,其中1级项目要进行类比分析。  一对生态影响途径分析,注意区域生态整体性受影响的途径,如较大范围地改变了水体、地表植被和生物群落;较大范围地改变了土地理化性质等等,这个分析包括施工期和运行期。还要注意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敏感生态问题的影响分析。  一关键问题和评价因子筛选, 特别注意对土地、水体、生物群落以及区域生态体系的生产能力和稳定状况产生影响的问题,通过列表等方法,确认评价因子,并做到初步判定评价因子的性质、变化过程,并预测变化的定性结果。  4.3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也要遵循生态体系完整性原则,人与自然控制共生原则和突出重点的原则,特别注意:调查了解项目拟建区区域生态体系生产能力和稳定状况,生物群落状况,生物多样性状况,和其它敏感生态因子状况,上述评价内容的历史发展演变状况和发展趋势。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4.3.1 自然环境状况的调查  自然环境状况的调查要侧重对项目拟建区域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调查,包括:  ◆气象气候因素和地理特征因素(如地形地貌、坡向坡位、海拔、经纬度等);  ◆自然资源状况,如水资源、土壤资源、动植物资源,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等;  ◆生态功能状况调查,如区域自然植被的净生产力,生物量和单位面积物种数量;生物组分的空间分布及在区域空间的移动状况;土壤的理化组成和生产能力(包括土壤内有效水分的数量和运行规律);生物组分尤其是绿色植被的异质状况及其调控环境质量的能力;拟建项目区域周围自然组分自身的结构和功能状况及其对项目拟建区的支撑(调控)能力状况等等;  ◆项目拟建区域人类开发历史,开发方式和强度;  ◆项目拟建区域自然灾害及其对生境的干扰破坏情况;  ◆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基本特征;

图书封面


 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培训教材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很好,难得。
  •     经我推荐在当当网上订购,同事很高兴,很好
  •     能够及时将书送达到买家手中。并且送货员态度好!
  •     太好了在书店根本买不到的书~~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