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 > 高职高专 > 计算机应用基础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7
ISBN:9787300124377
页数:269页

作者简介

《计算机应用基础》以应用为目的和出发点,强调实用性,是一本通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数据库应用、计算机网络和电子商务概论。
本教材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工商管理专业的教材或参考用书,也可供相关人员学习使用。

书籍目录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的发展概述  1.2 计算机的特点、分类和应用  1.3 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1.4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与存储  1.5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护第2章 Windows XP操作系统  2.1 Windows XP桌面  2.2 Windows XP文件管理  2.3 Windows XP系统应用程序  2.4 Windows XP的控制面板第3章 文字处理  3.1 Word2003简介  3.2 Word2003的基本操作  3.3 Word2003文档编辑操作  3.4 格式设置第4章 电子表格  4.1 Excel2003简介  4.2 Excel2003的基本操作  4.3 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4.4 数据管理第5章 演示文稿  5.1 PowerPoint2003简介  5.2 PowerPoint基本操作  5.3 PowerPoint的视图方式  5.4 幻灯片的外观设置  5.5 设置动画效果及放映和打印幻灯片第6章 数据库应用  6.1 Access2003简介  6.2 创建数据库  6.3 数据库应用  6.4 关系数据库、多表操作和查询第7章 计算机网络  7.1 计算机网络概述  7.2 Internet  7.3 Web系统服务  7.4 上网操作第8章 电子商务概论  8.1 电子商务概述  8.2 电子商务安全概况  8.3 电子商务安全保障  8.4 电子商务安全体系结构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计算机应用基础》:全国高职高专计算机系列精品教材

前言

进入21世纪后,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主导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使用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意识,应用这些技术进行信息获取、表达、储存、传输和处理的技能,以及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当今衡量一个人文化素养的重要标志,更是一个现代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我们围绕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组织教学内容,用先进的理念即以最新、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标准组织教材编写,并以服务于高职高专教育为目标,坚持以工学结合为手段、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使之成为实用型人才。我们按照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充分利用自身的行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岗位能力标准与课程标准相融合为原则,来进行本教材的编写,突出了专业课程职业能力的培养。本教材编写的具体思路是:1.教学、做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边做边学、先做后学的方法,实现自主性学习。2.学习与职业技能相结合。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我们尽可能使学习与职业技能培训同步进行,使两者相互促进,有机结合,使课程的学习成为今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3.顶岗实习与学生就业相结合。教材的内容是按企业计算机应用的流程设置的,顶岗实习是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具体应用和检验的重要途径,实习的企业可能就是学生就业的单位,两者的有效结合,使考生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全书在编排上注意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和循序渐进的特点,力求通俗易懂、简洁实用。全书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数据库应用、计算机网络和电子商务概论。本书由浙江工商大学沈美莉老师、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陈孟建老师、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池敏老师共同编写。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张贵君、陈奕婷、李锋之、邹玉金、袁志刚、傅俊等专家及教授的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写作时间仓促和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章节摘录

插图:2.计算机的发展阶段(1)第一代(1946-1958年):电子管数字计算机。第一代计算机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采用电子管作为开关元件。2)所有指令与数据都用“I”或“O”来表示,分别对应电子元件的“接通”与“断开”,这是机器可以理解的“语言”。3)可存储程序。虽然存储设备还比较落后,存储容量也有限,但为制成通用计算机打下了基础。4)输入输出主要使用打孔卡,速度较慢,主要用于科学计算。5)体积大、耗电量大、可靠性差、价格昂贵、维修复杂,但它奠定了以后计算机技术的基础。第一代计算机的主要代表机型有:ABC、ENIAC、EDVAC、EDSAC、UNIVAC等。(2)第二代(1958-1964.年):晶体管数字计算机。第二代计算机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用晶体管取代了电子管。晶体管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发热少、耗电省、速度快、使用寿命长、价格低廉及功能强等优点。使用晶体管作为计算机的开关元件,使机器的结构和性能都发生了新的飞跃。2)采用磁心存储器作为内存,使用磁盘和磁带作为外存,增大了存储容量,提高了可靠性,为系统软件的发展创造了条件。3)汇编语言取代了机器语言,而且开始出现了FORTRAN、COBOL等计算机高级语言。4)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始进入过程控制等领域。(3)第三代(1964-1971年):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第三代计算机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用集成电路取代了晶体管。与晶体管相比,集成电路的体积更小、耗电更省、功能更强、使用寿命更长。2)用半导体存储器代替了磁心存储器。这样,存储器也开始集成电路化,内存容量大幅度增加,为建立存储体系与存储管理创造了条件。3)第三代计算机开始向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发展。这与普遍采用微程序技术有关,为确立富有继承性的体系结构创造了条件。4)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为了提高软件质量,出现了结构化、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操作系统在规模和复杂性方面都取得了进展。第三代计算机的主要代表机型有:IBM360系列、honeywell6000系列、富士通F230系列等。1964年,美国IBM公司研制成功第一个采用集成电路的通用电子计算机系统IBM360系列,如图1-3所示。(4)第四代(1971-1990年):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第四代计算机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用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取代了中小规模集成电路。2)从计算机体系结构来看,四代机是三代机的扩展与延伸。

图书封面


 计算机应用基础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