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盗版无罪?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民法 > 数字时代,盗版无罪?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
ISBN:9787503680113
作者:[美]约翰·冈茨(John Gantz),[美]杰克·罗切斯特(Jack B.Rochester)
页数:200页

作者简介

蔓延全球的数字盗版现象,大肆挑战着正统的知识产权观念与制度。这是一个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事件,更是一个引人深思的社会文化事件。
在这本书里,两位作者托权威机构IDC对57个国家数字盗版现象及其影响的调查研究,以及大量的访谈等一手资料,从历史、文化、法律、伦理、商业等多个角度,讲述了数字盗版的方方面面。
从熙熙攘攘的曼谷街头到争论不休的美国国会,从巴拉圭雨林的地下工厂到美国大都市的居民卧室,作者的笔端,展开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旅途。

书籍目录

致谢
前言
第一章 你是数字盗版者吗?
第二章 版权千年,是是非非
第三章 谁和谁对抗?
第四章 在微软的一天
第五章 香肠制造术:《千禧年数字版权法》的前世今生
第六章 全球性的盗版浪潮
第七章 猪头,我的MP3呢?
第八章 牛警察还是笨警察?
第九章 肩膀上的天使:我有什么好处?
第十章 穿越迷雾:知识产权的未来
后记

编辑推荐

在这个数字时代,最重要的头等大事,就是认识和了解数字盗版,并且思考相关对策。《数字时代盗版无罪?》作者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分析了知识产权的关键议题,全书内容既严谨细致,更趣味十足,对数字盗版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提出了发人深省的洞见。不论是传媒行业管理人员、专打知识产权官司的律师,还是高校学生,甚至各位家长,阅读《数字时代盗版无罪?》,都将大有裨益。

内容概要

作者:(美国)约翰·冈茨(John Gantz) (美国)杰克·罗切斯特(Jack B.Rochester) 译者:周晓琪

章节摘录

达伦(化名)是美国东部一所知名大学的大一学生,他的计算机与学校的高速互联网相连。他是个好孩子,高大,卷发,胡子刮得干干净净,身上没有穿孔或刺青,带着害羞的笑容。他在寝室中打开浏览器,键入、www.ka—zaa.com后,接上全球各地计算机组成的网络。事实上,KaZaA文件分享软件下载人次已经高达3亿。总之,这些用户的计算机硬盘里存有音乐、电影、计算机游戏及软件,数量惊人。KaZaA点对点(Peer to Peer)网络中所有相连的计算机使用者都是对等的,他们就像买卖双方在一个很大的交易所会面,相互分享物品。不过,没有任何东西买进或卖出,没有金钱易手,也没有任何交易条件或条款。相反,KaZaA为数字媒体内容开启了分享大门,使所有通过Ka2'aA相连的计算机免费地互相进行文件复制。你从其他计算机下载文件的同时,“A,-F上传文件给其他使用者。达伦搜寻酷玩乐队(Coldplay),并且发现一些已发行的唱片文件可以下载。他正好看到想要的歌曲“Clocks”,一共有12位使用者拥有这首歌。他在其中一个代号上按了一下鼠标键,开始下载文件到计算机硬盘里。然后,他打开文字处理软件,随意而自在地录入天文学课堂上的笔记。当他一边听歌一边打字时,KaZaA继续默默运作。达伦通过网络下载,还有复制朋友的CD这两种方式,一共获得了2455个文件。这些文件都存在他的计算机中,也可以让别人下载。他经常利用计算机听音乐,也会将最喜欢的歌曲做成自选专辑,刻录成CD,在车上或其他地方播放。他收集的CD放在一个看起来像手提箱的光盘包中,里面大概有l20张CD。其中约有20张光盘印有唱片公司的标签,其余的都只是用奇异笔标着一些字迹。达伦是个好孩子、好学生。他从不惹麻烦,写作业时不会想要剽窃其他同学的作品,不在考试中作弊,也不会在商店里顺手牵羊。在他的“意识”里,知道从KaZaA下载有版权的歌曲是不对的,不过在他的“良心”里,只感到有一丁点儿罪恶:这算不上是什么严重的错误。

图书封面


 数字时代,盗版无罪?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本书的结尾,作者提出了一些意见(05年出版的书)创造新的销售渠道——商家必须创造可与数字盗版相竞争的替代渠道。开发新的商业模式。政府不必插手,让自由市场调整偏差。媒体行业必须支持中学与大学教师开展盗版行为之道德问题的普及教育。重新开放公共领域——那些作品持有人,活着的时候,都不会让他们的作品进入公共领域,这是可笑的。停止控告顾客。下载者不再偷偷摸摸——一个可行性方案就是软件业与音乐等产业结合,比如苹果的在线音乐。按照当地经济情况确定媒体价格,然后刺激该国的产品发展,而不是统一定价。
  •     说起中国出版业的“怪现状”,最怪的当数出版业认识“盗版”的复杂心态。按理讲,盗版和偷鸡摸狗属于一个行当,都是对别人财产的非法侵占和粗暴掠夺,其性质之恶劣理应遭到道德的唾弃和法律的严惩!但是,现实似乎与法理有所冲突。且不说有相当一部分读者会津津乐道于购买盗版,就是一些被盗版的机构也往往对盗版付之一笑。如果那笑是因为无奈,还算正常,毕竟强大如我们政府者也往往拿盗版没有办法,何况专事经营的商业机构呢?但是,我做了几年出版后,慢慢发现,一切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出版人的一笑除了无奈还包括无奈之下的某种安慰:“我们的书被盗版了”越来越被等同于“我们的书上榜了”、“我们的书获奖了”。这一点,细想起来其实也不难理解。因为实事求是的讲,中国的盗版商实在应该是最了解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阅读偏好的一群人。他们的发行渠道能铺到一个偏远山区逢双赶集的镇上,也能铺到中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的校园内;他们的读者既有十年没进书店的水果摊摊主,也有已经获得博士学位正准备去国外做访问学者的高级知识分子。试问,中国有哪家书店具有这样的分销能力?中国又有哪家出版社拥有如此广泛的读者群?所以,什么都别说了。如果盗版一时半会打不净、扫不清,那出版圈同仁还真不如索性放下高贵的架子,虚心向盗版商学习,认真研究一下盗版市场,也对盗版商因势利导一把,权当他们为出版圈做了一次有关中国老百姓阅读状况的田野调查!
  •     对于版权一词最初的印象,似乎源于国内作家郑渊洁写的一篇文章,他说有次出门在街上看见一家卖他盗版书的小摊贩,他就直接打电话报警,销售者说体谅一下吧,自己靠这个吃饭,郑渊洁反问说:难道我就不吃饭了?平心而论,真正关心版权和由此产生的盗版问题还是最近一两年的事,按我的个人经历来看,在这个环境中甚少有人宣传相关的法制教育。愕然回首时,发现自己早已被盗版的海洋包围,从小时候看的那些印刷很差的盗版漫画到现在习惯性的下载音乐、电影、游戏软件,盗版在这个国度已经扎根很久。究其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这本书倒也提供了一些剖析的参考。首先一条肯定是经济因素,我曾做过一些简单的计算,以人均GDP为基本数据来看,中国人买一本正版书所花费的价钱是美国人的二倍,而在那些更高科技的产品,如游戏软件,中国人买一份正版拷贝的价是美国人的十倍。所以“买不起”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么怎么改善呢?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软件商在压低售价,比如俄罗斯著名的杀毒软件卡巴斯基便给中国用户一个相对公道的价,30元左右便可获得半年的使用权。有理由相信这种廉价多销的策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具体有多大的作用倒是值得考量,据我所知,目前国内还是可以比较容易的获得更低廉的盗版卡巴斯基软件(大概售价1至3元,淘宝就有),在有相当互联网使用经验的人那里,得到完全免费的盗版使用权也并不难。由此就会衍生出一个有别于经济的另一个问题,即版权保护的意识,或者说整个社会的文化传统。书中曾提到,在一些信奉集体主义(如中国)优于个人主义的国家中,盗版更容易被大众接受,这是个有趣的观点,但在某些方面仍然值得推敲,比如日本这个国家的文化处于何种定位,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在中国很多人中确实缺乏版权保护的意识,而且这种意识也常发展成一种极为畸形的心态,即有些人盗版了别人的东西还标榜自己理所当然,心安理得。我认为这已经逾越了一条最基本的底线,做了不该做的事是一方面,况且版权这个问题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更多的探讨,但也不至于将其视为一种了不起的行为吧?联系到学术界层出不穷的抄袭伪造,整个社会对待知识的道德观念几乎频临于崩溃的边缘。从书中的数据看,2001年中国PC软件的盗版率为92%,到了2010年,这个数字下降到了78%,因为这些数据全部由美国商业软件联盟(BSA)公布,所以可以认定在10年中中国的盗版市场还是有呈下降的趋势,这里一方面由于人民币升值直接降低了外国产品的售价,另一方面也要肯定中国消费者对待知识产权的态度多少还是有好转——即使还远远不够。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盗版会对中国本土产生怎样的影响?众所周知,中国并不是软件出口大国,本土的软件绝大多数都源自国外,所以会有一个较为普遍的认识,亏钱的都是外国人,跟中国人无关。从根本上来说,这话不全对。就版权来说,我们使用外国的盗版软件的确会对外国创作者造成损失,不过盗版的泛滥同样波及了本土的软件行业。这意味着国内的软件商一方面要受到物美价廉的盗版外国产品所带来的竞争压力,一方面因为更多的人选择外国产品而使自己几乎收不回成本,所造成的最终结果就是本土软件商倒闭,整个产业几乎一片空白。那么该如何做,全面彻底的打击盗版?这里面也会涉及几个问题,碍于人均GDP很低的消费现实,全面取缔盗版后人民的生活成本会增加,在某些方面也拉大了国内应用层面和国外发达地区的差距,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而言,似乎没什么好处。不过从另一个方面说,全面取缔盗版产业后会增强本土软件的市场,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我们的社会目前又是怎样做的?一句话可以说明:表面上打击,实质上收效甚微。尤其是涉及到日益普及互联网盗版,以美国的侦查技术尚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更不用说中国了。虽然2010年美国的软件盗版率为全球最低的20%,但我作为一名游戏玩家来说,也很明显的感觉到整个PC游戏的市场在不断萎缩,而这里一个很重要的推动力便是盗版。针对版权问题,我同意作者在最后的观点: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应当寻求新的商业模式。比如网络游戏,就是很好的例子。中国的单机游戏市场基本上已经死绝,但网络游戏市场全球数一数二,其中营销模式的功用想必不用多提。但对那些传统媒体的问题又怎么解决?比如书籍、音乐、电影、图片这类缺乏互动性的产品,又如何去模仿网络游戏的营销模式?这是需要出版者去思考的问题,总之有一点不会改变,在互联网越来越普及的现在,传统的单向打击思维已经不凑效了。书中还提及的一个问题往往被人们忽略,即作为中介者的出版商在版权中的位置。一个主要的矛盾是,出版商在游说各种针对版权的保护活动中,到底是为了自己的销售利益还是为了创作者本人的利益?这是需要衡量的。对此我始终认为中介者终究是中介者,如何让创作者本人利用互联网和读者直接产生消费的互动是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似乎有损出版者的利益,不过我相信对知识文化的传播来说,更多的是益处。最后简要说一下本书。从内容来看,成书时间在2004年左右,但直到2008年才在中国出版,这个时间有点晚,更要命的是我在2011年才读到这本书,这里的跨度已经有了6年之久,对于了解最新的资讯来说是不利的。从结构来看,这本书比较散,大概是因为两人合著的关系,全书缺乏一个系统的思路,更像是东拼西凑的集合。另一个完全被作者忽视的问题是:数字时代的书籍盗版。诸如软件音乐电影等都提及了,唯独此一项不提似乎说不过去,实乃一大不足。

精彩短评 (总计47条)

  •     这本书不仅知识量大~而且写的好幽默~~~
  •     微软黑屏
  •     挺有趣。慢慢看就从头起,取义就直捣第十章。
  •     非常好的一本书,读完很有启示
  •     散,但是语言轻松简单,对现象的描述很生动。可惜没有给出有效的对策
  •     数字时代,在版权领域的战争就像是流氓大亨与无赖小民之间的争斗一样。掌握着话语权的流氓大亨,也就是最会赚钱的那些大公司,运用其掌控的资源,无所不用其极地搜刮每一分钱。他们运用其资源优势,将其利益合法化,并给升斗小民贴上无赖的标签。殊不知这些流氓大亨又会像正人君子那样对待所有的人吗?流氓大亨与无赖小民开战,当然不可能有双方同意的规则可以遵守,都会运用各自能够使用的各种手段来赢得战争的胜利。流氓大亨会制定规则(法律),并运用这些规则所赋予的权利去收拾无赖小民。无赖小民则会寻机偷袭——你是流氓,我为什么不能偷袭你呢?解决这场战争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由流氓大亨和无赖小民共同制定游戏规则,然后再根据这些规则进行game了。但是,流氓和无赖又如何可能共同制定规则呢?看来这是一场不可能结束的战争,除非一方完全死掉了!本书的作者虽然很乐观,认为这场战争会有结束的时候,不知理由何在?即使如此,这还是一本很不错的书,值得为此花费的RMB。回过头来想想,经常看见的观点和意见,好像绝大多数都是为流氓大亨加油啊,还是希望多看到一些为无赖小民加油的人哦。努力吧!清醒啊!警惕自己也沦为无赖小民哦。
  •     读来不费功夫
  •     我们学校图书馆居然只有着一本关于盗版侵权的书!!!!我撼到了。。。。。。。。
  •     通过案例介绍并引人思考数字环境下的版权问题,国外的对于目前中国的版权问题很有借鉴意义。
  •     是不是搞复杂了?盗版是免费,不是侵权好吧 再说了,看看历史,电影电视DVD的发展,大众享用的越多,才越是发展
  •     本期望能看到讲数字行业自发形成监管机构,普通法与版权保护的联系和政府立法管制导致低效的具体事例,可惜没提。
  •     还没看内容 不过听老师说是好书
  •     读完这本书写了一份读书报告,作为课程作业,成绩也不错哦
  •     此书比较深入地讨论了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问题,即使这是违法又不道德,但我坚信free-sharing is the future.
  •     这本书浅显易懂,却言之无物
  •     立论鲜明,论证充分,案例丰富。
  •     这书太让我失望了,作者想搞平衡,但一副卫道士的嘴脸很愚蠢,版权这东西就是一个历史产物,虽然现在取消是不可能的,但版权实现的方式必须改变,所以改变音乐、图书的盈利模式才是关键。没有网络免费下载,慕容晓晓、龚玲娜、凤凰传奇能火吗?火了开演唱会、做广告赚钱不是很好吗?作者也应该走这条路嘛,互联网上免费才是有前途的。
  •     老师布置的作业,要求写读后感,感触颇多,以后会用得上
  •     书一看就是压箱底的,表面挺脏……纸是那种言情小说的纸,两面都粗糙的,价格有点高了。
    买来写毕业论文用的,内容大概翻了一遍,部分有用。
  •     这并不是一本学术著作,语言通俗、活泼、流畅,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力。它主要是讨论美国千禧年版权法的问题和缺陷。但他们却从历史谈起,回顾了版权法产生的原因和宗旨;接下来才探讨现在数字时代中的版权问题。他们注重调查,虽然只是一本通俗作品,但是比国内许多专业论文做得也仔细和认真。里面有许多有用的数字和例子,让我们对美国和世界各地的版权保护现状都能够有更深的认识,特别是美国千禧年版权法带来的种种问题。至于他们的观点,也许就见仁见智了。
  •     如果你不能保证你所拥有的,你将一无所有。版权保护idea的表达形式逐渐深入到保护idea的本身。
  •     DF523.1/4444
  •     4.
  •     刷新了版權保護對象的觀念。後面具體論述對娛樂行業軟件行業的經濟影響的時候就覺得有點小枯燥了。囧
  •     我知道,在重视内容审查而不太重视版权保护的环境下,免费下载、文件分享、软件盗版都算不上有罪。外国人写的书实在的地方有二:视角独特视野宽广、有案例支持。
  •     内容简单易懂,提供多个视角,适合初学者。
  •     pku lib
  •     因为作者是美国人,所以:1.书中的内容不适合国情;2.书中的内容不适合国人;3.译者不明白作者说的是什么;4.书中的内容我已经忘的差不多了。
  •     版权保护,微妙的平衡
  •     翻譯回來的書怎麼讀都感覺有點别扭...
  •     终究是一部记者写的东西 专业性不强
  •     更多讲的是大型媒体公司的种种恶行,而并没有对盗版的本身做一个详细的判断,明知道这是不对的,但是我们还是去做,而且越做越上瘾?支持还是反对,理解还是鄙弃,只是给人思考,并没有一个结论 还有,翻译实在不是很专业,可能不是IT出身,看着有点累,不甚顺畅
  •     毕竟八年过去了,难免有些地方显得过时。 关于盗版,作者的态度很明确——十诫不会改变,偷窃永远是偷窃。但是,数字时代下的盗版问题如何解决,作者并没有给出解决之道,或许这本身就是各方力量参与其中的一种的博弈和平衡吧。就像老师说的,法律其实也是一种妥协。
  •     技术与法律
  •     论文两千字就靠它!翻译的真特么烂
  •     道德与法律冲突的灰色地带——我每次看这种书都是刷新三观的,高屋建瓴剖析人性,读完了又感觉无趣,国内还是比较混乱的。
  •     对于作者来说,“免费下载是盗窃”的命题是不用论证的。不过我不信这个命题经得起推敲。虽然说了很多关于大公司的坏话,不过和作者咬定“免费下载是盗窃”那股劲头相比,根本就是吹面不寒杨柳风。
  •     罗辑思维推荐的的书,已到手,抽空读读。
  •     被一本类经济学的书感动,呵呵,折射自我态度,有意思
  •     文章基本上从各个方面讨论了当时“当前”的盗版形势,是一次正反双方的大对决。正如所有的当前未知形势一样,这样的变迁让处于其中的人进退维谷,直到成为一种酸楚的麻木。永远只有问题,却没有最终的答案。
  •     1
  •     科普好书。
  •     我们都是犯罪嫌疑人
  •     所以果断开源吧
  •     想解决问题么?首先去“发现”问题吧。。。
  •     很受启发。
  •     增至五星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