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功励志 > 心灵鸡汤 >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7-07
ISBN:9787544237505
作者:(美)莫里·施瓦茨
页数:122页

作者简介

大学毕业16年后,米奇偶然得知莫里教授病危,在恩师生命的最后几个月,他每星期二都去探望。于是,老师又单独给他上了最后14堂课。米奇根据这段经历,写成了风靡全球的《相约星期二》。《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是莫里教授的讲课内容。对于活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哲学。为什么活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惑。如何活着?如何面对疾病?如何面对死亡?生命真正值得重视的是什么?……当死神离自己越来越近的时候,莫里教授找到了自己的答案,对我们娓娓道来。在莫里教授朴实的字句里,我们足以筛出令人顿悟的人生智慧。[名家推荐]莫里·施瓦茨人生的价值在绝症的摧残里闪闪发光,如同暴雨冲淋以后的树林一样焕然一新。在这最后的时刻,这位老人对时间的每一分钟的仔细品位,使原来短暂的生命一次次地被拉长了,仿佛他一次次地推开了死亡急躁不安的手,仿佛他对生命的体验才刚刚开始。他时常哭泣,也时常微笑,这是一个临终老人的哭泣和微笑。……这位瘦小和虚弱不堪的老人在生命的深渊里建立了生命的高潮。而且,他在临终之前用口述录音的方式,用颤抖的手逐字逐句写下了从深渊到高潮的全部距离。——余华[内容介绍] 莫里·施瓦茨 社会学教授,《相约星期二》主人公,1995年病逝。1994年,莫里被查出患上肌萎缩性侧索硬化,逐渐失去活动能力。病重期间,莫里与来看望自己的学生托马斯?米奇相约,要为米奇在每周星期二上一堂课,课程关于人生,最后一堂是葬礼。米奇将听课过程写成的《相约星期二》,莫里的名字,顿时传遍全世界。莫里对米奇的授课持续了14周,授课的核心教案,便是几十条“箴言”。这些格言警句、人生独白,都是已经失去了活动能力、被困在轮椅里的囚徒莫里最后的思索。这位轮椅上的沉思者,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在无法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肢体后,唯一能够做的事情,便是记下自己的思索成果,随便记在手边的便笺、信封、文件袋上,甚至废纸上。这些“箴言”,经过莫里对学生米奇的讲授、解析,实录下来,就是本书。

书籍目录

序(余华)
前言(索尔曼)
第1堂课 既来之,则安之
第2堂课 控制你自己
第3堂课 尽可能感受快乐
第4堂课 学会死亡,才能学会活着
第5堂课 交流胜过一切
第6堂课 学会悲伤
第7堂课 幻想给人力量
第8堂课 金钱无法代替温情
第9堂课 敞开你的心扉
第10堂课 相爱或者死亡
第11堂课 做自己想做的人
第12堂课 原谅自己,原谅他人
第13堂课 寻找就是快乐
第14堂课 道别

编辑推荐

  ★《相约星期二》莫里教授最后14堂课实录。  莫里·施瓦茨人生的价值在绝症的摧残里闪闪发光,如同暴雨冲淋以后的树林一样焕然一新。在这最后的时刻,这位老人对时间的每一分钟的仔细品位,使原来短暂的生命一次次地被拉长了,仿佛他一次次地推开了死亡急躁不安的手,仿佛他对生命的体验才刚刚开始。他时常哭泣,也时常微笑,这是一个临终老人的哭泣和微笑。  ……  这位瘦小和虚弱不堪的老人在生命的深渊里建立了生命的高潮。而且,他在临终之前用口述录音的方式,用颤抖的手逐字逐句写下了从深渊到高潮的全部距离。  ——余华  莫里·施瓦茨 社会学教授,《相约星期二》主人公,1995年病逝。  1994年,莫里被查出患上肌萎缩性侧索硬化,逐渐失去活动能力。病重期间,莫里与来看望自己的学生托马斯?米奇相约,要为米奇在每周星期二上一堂课,课程关于人生,最后一堂是葬礼。米奇将听课过程写成的《相约星期二》,莫里的名字,顿时传遍全世界。  莫里对米奇的授课持续了14周,授课的核心教案,便是几十条“箴言”。这些格言警句、人生独白,都是已经失去了活动能力、被困在轮椅里的囚徒莫里最后的思索。这位轮椅上的沉思者,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在无法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肢体后,唯一能够做的事情,便是记下自己的思索成果,随便记在手边的便笺、信封、文件袋上,甚至废纸上。这些“箴言”,经过莫里对学生米奇的讲授、解析,实录下来,就是本书。

内容概要

  莫里·施瓦茨,社会学教授,《相约星期二》主人公,1995年病逝。  1994年,莫里被查出患上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逐渐失去活动能力。病重期间,莫里与来看望自己的学生托马斯·米奇相约,要为米奇在每周星期二上一堂课,课程关于人生,最后一堂是葬礼。米奇将老师的授课过程写成《相约星期二》,莫里的名字,顿时传遍全世界。  莫里对米奇的授课持续了14周,授课的核心教案,便是几十条“箴言”。这些格言警句、人生独白,都是已经失去了活动能力、被流速在轮椅里的囚徒莫里最后的思索。这位轮椅上的沉思者,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在无法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肢体后,唯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记下自己的思索成果,随便记在手边的便笺、信封、文件袋,甚至废纸上。这些“箴言”经过莫里的讲授,解析之后,就是本书。

章节摘录

  第6堂课  学会悲伤  为你自己伤心悲痛吧,不仅仅一次或两次,而是一次又一次。伤心悲痛是一种寻求情感解脱和精神慰藉的重要途径,是一种使你保持镇静的好办法。    伤心,悲戚,痛哭,都是自然而然的情感。若非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这些情感的涌动本来是驾轻就熟的。伤心是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任何人都避免不了要遭受不幸。年纪越大,承受的变故就越多。因此,你需要找到一个妥善的伤心之道,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你自己自由自在地伤心,为你的不幸悲痛。你或许想为这些痛哭一场。没有这种释放,你很容易留下内心的痛苦,而内心的痛苦会在许多方面影响你的生活。    我们通常总是想着为他人—父母或其他亲人 —忧伤悲戚,而很少想着要为我们自己忧伤悲戚。我为自己忧伤悲戚,这对我保持镇静很有帮助。我是怎么做的呢,我让自己感受伤心、难过、绝望、痛苦、恼怒、恐惧、遗憾和来日无多的幻灭感。我让眼泪流干。然后我开始思考我为什么痛哭。我为自己的死亡,为要离开我所爱的人,为我未竟的事业,为要离开这个美好的世界而痛哭。痛哭有助于我逐步接受最终的结局—所有的生灵都要死亡的严酷事实。    仅仅一次发泄是绝对止不住忧伤的。想痛哭,想哀伤,想呻吟,想抽泣的欲望和要求或许多次袭来。让你自己感受着眼泪的深度,感受着变故的思绪,感受着痛苦,感受着由此产生的空虚和落寞。不要害怕它卷土重来,你需要这些情感的反复来袭。就我来说,我是哭得很多的。眼泪涓涓的,眼泪哗哗的,眼泪含着的。我独自哭泣,我也在他人面前哭泣。    我觉得忧伤悲戚是对生活表示尊重的一种方式。人类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凭吊我们的亡灵和惋惜我们的损失的。按照犹太人的传统,我们哀悼我们的亲人时要撕衣服,象征着撕我们的心肺,借以表达我们的忧伤和失落。    人们可以另外的方式表达失落感,而我知道哭泣对我来说是管用的,因为我有着多年前在治疗研习班的一次经历。    研习班班长让我们上演我们生活中有过的重要情节。我说:“我想演个情节。我要悼念我母亲的去世。”    班长说:“好吧,我来布置场景。”    他让大家扮演不同的角色:我祖母、祖父、父亲。他包扎了一个盒子,当作小棺材,指着它对我说:“那是你母亲,你想对她说什么?”    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哭喊了起来:“您为什么要离开我呀?”然后我就彻底垮掉了。    那时我已五十五岁。我母亲去世将近有半个世纪了,而我当时哭了好几个小时。我止住了哭喊,过一会儿又哭起来了。这是我哭得最长的一次。它改变了我对待母亲去世的整个态度。    而今我为自己哭泣,为我将离开我所爱的人和母亲过早地离开我而悲痛。有时我也为世界上的痛苦哭泣,残忍啦,卑鄙啦,凶杀啦。除了自己的丧亲和遭受病痛外,还有许多事情是值得悲痛忧伤的。    我哭了一会儿之后,内心深处的感情发泄出来了,觉得舒服一些。我觉得舒服是因为我能把这些感情表达出来,这些感情就摆在那儿,我能够把它们发泄出来。我的情绪使我安静了下来,而不是浮躁起来。    经历过这样的悲痛,我面对当下就容易多了,同我家人和朋友打交道,让自己受人喜爱和应对任何情况也就容易多了。      关于如何得体地悲痛忧伤的几条忠告。    有一种悲痛忧伤使你压抑消沉,有一种却能产生解脱和宣泄的作用,二者的区别何在?尚未解开的愧疚负罪情结会使悲痛忧伤的过程变得模糊不清。你有许多的怒气,却又不想承认,或者你同你为之悲痛忧伤的人之间尚有并未完全解决的问题,你终日抱着遗憾,那么这份悲痛忧伤就不会像你出自失落和爱怜而悲痛忧伤那样具有“积极作用”了。    能独自哭泣吗?当着他人的面哭泣行吗?人们觉得哭泣时被人看见是羞耻的,总是说:“哦,我不该这么做。我是成人。这么做不合适。”或者,他们不愿让别人看见他们哭泣,因为这会使别人感到忧伤。他们还担心别人以为他们懦弱,没骨气。    的确,看见别人,尤其是看见你所爱的人哭泣是怪难为情的。可我对朋友和家人的忠告是鼓励别人伤心一回。对哭泣的人,最好的回应是表示同情,说几句热心的话儿,比如:“别再伤心了,我会待在这儿陪着你。”“我在这儿陪着你,你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直到你停止哭泣。你最好不要哭了,实在想哭,也没关系。”    不要对你的朋友、家人和客人掩盖你悲痛忧伤的情绪。你的态度应该是:“我现在就是这个样子,我得接受,我也希望你能接受,现实就是现实,不好做假。你要是想和我一起哭,那好,你不想和我一起哭,也好。只要不使你心烦意乱,你会意识到我得这么做,我这么做最终会使我比不这么做要好受得多,那么你看到我这么做也就心安了。”    你得到的一时的解脱和宽慰并不意味着你的痛苦忧伤全消除了,也不意味着哭泣已使你的处境得到改善,你不过是暂时消停一会儿而已。    不能掌控自己的肢体,那就加强掌控自己的心灵和情感来弥补这个损失吧。    旷日持久的疾病会对你的情感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关键是要学会如何调整你的情感,而不要让你自己被起伏波动的情绪牵着鼻子走。    仅靠意志力,或者说什么那是你所想的,是不能掌控你的情感的。你若是曾经试图戒掉比如咬指甲的习惯,你若仅仅对自己说:“别咬指甲了。”你是不能戒掉的。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你在做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你对这些必须要有某种情感上的认识。有时候你是本着认知能力了解这些的,有时你或许是无意识了解的。    掌控自己的情感,既要在情感层面上处理你所面临的问题,还要有足够的所谓情感空间来处理这些问题,而又不被这些问题所压倒。我所说的“情感空间”,指的是你不要囿于一种个别的感觉和思维之中,你能看到并能接触到其他的方面。    你在情感上有许多选择,认识到这一点,你就能对你的情感发挥相当大的影响。    我曾讨论过条件反射和反应之间的差别。一件事发生,我们常常有一个自发的条件反射,这是我们无法控制的。若是有人打你的耳光,你会生气;若是有人说你的坏话,你会憎恨。要是有人告诉你,你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你就会乐滋滋的。这些都是条件反射。然后,你有可能后退一步,说:“我不想作这样的条件反射。”当然,在别人说你坏话的时候,你会这样说,别人说你好话的时候,你是不大可能这么说的。    你拿定主意不想憎恨人,因为那样做就使别人对你有所控制—迫使你憎恨的控制力。我若想改变我对某事的反应,我就去琢磨我为什么作出那样的条件反射。我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如此地恨别人?有什么大不了的?就因为他说了我几句刻薄的话?那是他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我的意思是,要更多地掌控着对你由着性子的条件反射作出的理性反应。    我知道调整情感不是件容易事,你需要一个身边的人提醒你。我给你举一个相关的例子。自从人们得知我生病后,我收到许多来信和慰问卡。有时我和小圈子里的家人密友聚在一起,他们帮我回信。    有一封信是一对夫妇写的,我同他们已疏远多年。说句老实话,我对这封信真的不太在乎,因此不打算回复。我的一个儿子问:“那颗‘同情心’怎么办?”    “我的直性子怎么办?”我回答。    我儿子说:“你改变一下对他们的看法如何?”    谢谢我的儿子,我确实改变了我对疏远了的朋友的看法,这使我得以向往开阔的胸怀。    做你自己的见证人。做你自己的身体、情感、社交和心灵状态的观察家。    我们亲身经历,全身心投入有意义的活动之中,往往就被深深地吸引住。有时候,遭遇重大变故,我们难以自控:要不去想它,那是办不到的。生病了,你需要学着既当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的参与者,又当这些事情的观察家。以我为例,我在疗养院做研究工作的几年里,培养了这种能力。在疗养院,我观察并分析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这是心理疾病的一个研究课题。显然,我需要与我观察的病人保持某种超脱,不然的话,我自己就会发疯。逐渐地我养成了这种超然感,只是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尽管这些事情本身是非常非常触动人的。由此我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就在我亲身经历某些事时,我几乎能同时观察这些正在发生的事情。    培养超然感和自我观察能力,你不一定是一个专业工作者。我也从治疗中学会了自我观察。心理治疗和心理分析的整个要点就是既超然物外又同时观察你是如何反复行动和思考的。然后,你就有可能变换方式,选择其他。这么做能否成功,取决于能否后退一步并分析你内心的自我。    我致力于更能自我观察和适当超脱的另一个办法就是冥想。你在冥想时,仿佛看到自己的感受、思绪和激情从脑海里经过,让它们走吧,看看后面来的是什么,这样你就无时不在见证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    对发生的事情有所超脱并不意味着你失去了亲身经历。成功的秘诀在于能够两者兼顾,或者同时去做,或者依次而行。有时候你不能同时两者兼顾。你得等一等,过些时候再回转过来问问自己:那儿发生了什么?我如何才能超脱?我能从中学到什么?    你可以不同的方式做到这一点。一种办法就是尽量站在一旁,仿佛你是另外一个人,通过那个人的眼睛来观察你自己。这就是所谓的“换一个角色”。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乔治?赫伯特?米德在他的《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这是我在研究生院研读的重要著作)中,首倡这种角色转换和感情移人。我们设想处在他人的位置,以此来体会他人的感受。我来告诉你如何站在一边,处于他人的位置来审视你自己,仿佛你是另外一个人似的。    我审视着我自己,有时觉得自己是一个功能不良的人,一个需要许多照顾的人。有时觉得自己是一个智慧的老人。但我也审视着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就好像这事是发生在别人身上。我会说:“如果别的人碰到这种事,那该是什么样子?”我把自己的经历向外转移,我就无须完全认同我的疾病的心路历程。    见证或超然于所发生的事情的另一个办法是将它写下来。记录下来你就获得了客观。我把我的疾病、我的痛苦、我的功能不良记录下来,我就可以摆脱自我了。一个症状也就变成了我可以分析思考的事情,而不是纯粹的心路历程。假如某个时刻特别伤心、特别痛苦,要想摆脱可能是比较困难的,但总的来说,我对与我的疾病有关的许多重大事情能够获得某种视角,办法就是超出这些事情之外。      把自己摆到另一个地方,也能实现超脱。这就是冥想所要做的—它让你的心灵进入另一个空间,进入另一个现实。祷告者为有些人就是这么做的。    我想表明我并不是要你试图回避你正在经历的事情。你要是生气、恼怒、厌恶、憎恨、绝望,如此等等,就随自己的便—但也要知道你是可以摆脱这些情绪的。你若不让自己真正体验所发生的事情,你也不会明白你要摆脱什么。    你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实现自己心态的转变,认可这种怀疑,但要不断地尝试,或许会有意外的惊喜。    要想有一番变化,我们都怀疑能否做到,涉及情感尤其如此。我们心存怀疑,往往就向怀疑投降,而不是对怀疑的事情再去怀疑一番。    你的怀疑或许能够改变,你的琢磨不定或许不像你所想象的那样强烈。我有一个朋友,五十多岁,他怀疑自己能否独立生活。我知道他能。我觉得我在这方面对他的了解比他对自己的了解还要多。我告诉他我怀疑他对自己的怀疑的可信度,但他很难听进去。尽管如此,他在这方面还是有所进步,因为他相信我的敏锐的洞察力,从而使他对自己的怀疑也打个问号。    你若是坚持不懈地试图掌控自己的情感,你会惊奇地发现有些事情将会起变化,虽然你自己并未意料得到。譬如,我生病后,我希望人们对我要更体贴些,更有点眼力见儿,可他们没有做到,我往往对他们很恼怒,还有些憎恨。我甚至开始觉得他们不是好人。慢慢地,我心里说:“唉,他们有自己的日子要过,他们能做的或者想做的都做了,我应当能接受这个事实。”我按这个思路想问题时,我不再憎恨和恼怒了,相反,我很感激他们所能做的。    完全掌控自己的情感是不切实际不值得倡导的目标。坚持不懈才是最重要的—要把不断的尝试当作你变得坚强的锻炼。不要过分,不要太急,而要平心静气,坚定不移。告诫自己:“这是我想做的,我会想办法去做的。”    琢磨一下机能心理学创始人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或许对你有所帮助。威廉?詹姆斯的原理与他所处时代的常规智慧是背道而驰的。在十九世纪末,人们认为,你感知了某种事物,你就会以某种方式去行事。他却倒了个个儿,说,你以某种方式行事,你就会有某种感知。我认为二者都行得通。你若带着爱心和敞亮的胸怀去行事,你就会有那种感觉。事情的另一面是,你若带着爱心与一个人打交道,这个人也许要还以爱心的。

图书封面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寻找关于生命与死亡的终极问题的答案,但要作好找不到它们的思想准备。寻找就是快乐。”尽管冥想带来的只是胸口灼热后的冰冷,但它可以让我们体会到真实的自我。
  •     中国人比较缺乏生死的磨练和教育。在黄土地上,死亡从来就是一件悲伤和寂灭的事情,它仅仅意味着彻底的无。 欧洲背景的西方人那里,死亡多了几分圣洁。 在圣洁的背景里,老莫里逐渐就高大了许多,如何看待死亡,如何看待疾病,如何看待疾病中的痛苦,如何看待人对疾病中的自己的帮助,如何看待生死边缘的自己……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是东方人描述临死最好的语言。 老莫里不必去追求什么善了。他仅仅平静地道出自己的心得,一生来的思考的结晶。《相约星期二》讲了一个神话,让我们第一次领略了死亡的轰轰烈烈与高贵,那里,莫里讲的都是大问题:爱、信仰、同情、宽容、金钱……文字很好,书也很好,但是当重新去静静地读里面的文字的时候,就少了许多厚意。不厚的文字,也就少了一些味道。 《这14堂课》名字起得挺别致。文字却是简洁而朴实,哦,这恐怕才是莫里真正的文字。人之将死,其言也正;人之将死,其言也实;人之将死,其言也厚;人之将死,其言也空…… 一本真正值得收藏的书。在冬日的夜里,在节日的寂寞里,在病中,在年迈的雨天,拿去来,静静地读上几页,细细地读出声来:“既来之,则安之,你自己,你的身体状况,你的命运,都要悉心接受。”“当你需要帮助时,尽你可能去得到这些帮助。”“假如你发现自己正在幻想着不再患病,身体功能已恢复到原来水平,只要这种幻想能给你带来快乐,就尽可能长时间地保留它。一旦幻想变成痛苦,或者你不再需要幻想,那就回到现实。”这时候,你便会知,何为大文字,何为可供一生阅读与品味的文字。
  •     作者在彌留之際記錄下自己積極生活,以及遇到困難和面對方式。這些箴言十分裨益。但由於作者出生於傳統猶太家庭以及西方背景,和我個人的年紀心智經歷所限制,在引起我個人共鳴方面有局限性。      “一門心思的關註你感興趣並對於你至關重要的事情和問題,並始終熱情地投入其中。”   -對於目前的我,我所關註的是自己工程學的專業和人文知識的學習。我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有人文背景的工程師。      "你自己的本質是什麽?。。。你是你扮演的全部角色嗎?你是否超過這些角色?"   -歐文說人就像洋蔥,剝層最後是虛無。但我相信即使所有這些社會角色:學生,兒子,朋友等等,我還有自我的內在主張和思想。      “斯蒂芬說過,愛是唯一合理的行為。”只要你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很多東西,答案是什麽是無關緊要的。   -學著愛人和接受被愛,是作為人的最基本義務權利之一。      “生活要有勇氣,尊嚴,慷慨,幽默,愛心,坦誠,耐心和自尊。你越是致力於無愧天地的生活,你就越不害怕接近人生的終點。”   -作者列出的是作為人基本的優良品質。但,就是這些看似簡單易懂的名詞,從我們小時候起就開始被教育,長大後感覺似乎是很難實踐,變得麻木和回避。為何不努力去實踐?      “如何才能超脫?”   -1,站在他人立場思考問題 2,記錄下所看所想。總而言之就是,跳出自我主觀的意識形態。      “我自己的經歷就是一會兒接受,一會兒不接受。”   -來回折騰,不停的強化意識,天人交戰,這是一個條件反射形成的過程。最終,你可以達成自己想要的反應,接受一些現實。      “不要把依賴他人和孩子氣混淆起來,。。。獨立性和依賴性。。。達到適當平衡。”   -成長或許意味著對父母依賴性減少,獨立性(經濟,心智)加強。但事實上,或許只是將一部分依賴性轉移到其他方面,如友情愛情工作社會認可度。從這個意義上說,個體的廣義依賴性甚至被加強。為了達到依賴性和獨立性的平衡,我們現代人需要自我發泄的方式,如冥想,遠行,去呼喚個體的獨立性。一旦這種平衡被嚴重破壞,將對自身乃至社會造成傷害。      “我的冥想老師極其重視條件反射和反應的區別:你或許不能控制你對某件事的最初的條件反射,但你能決定你將作出什麽反應。”   -從最初的條件反射,到最終的思想行為反應,這是一個修煉過程。有意識的修煉,可以加速這一過程。隨著時間經歷的磨礪,在年長時也可無意識的達到此目的。      “如果你想對社會的上層炫耀自己,。。他們照樣看不起你;。。。對底層炫耀,他們只會妒忌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無所適從。唯有一顆坦誠的心,方能使你悠然面對整個社會。”   -這段話點醒了我這些年的許多困惑。作為天枰座的我,可能會過於註重對美的追求,以及因家境和工作帶來的過分自信,讓我在為人處世中變得無所適從。除去浮誇,多坦誠,也許是解決之道。      “要慷慨,優雅,受人歡迎。”   -generous, elegant, popular。簡單,經典的做人準則。      “你如扮演一個心地善良,寬宏大量的人,你最終就會成為這樣的人。”   -人生如戲,要演就要徹底,在無意識間,你就會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愛情和婚姻還是有章可循的:。。。尊重。。。妥協。。。開誠布公。。。共同的價值觀。你們必須有相同的價值觀。”   -我的價值觀是什麽?對美和成功的不懈追求。希望找到這樣一個適合自己的伴侶。      “我通過悲痛憂傷表達了我的敬意,我可以不再戚戚於我已被剝奪的東西,而對我仍然擁有的-幫助我的人和我眷戀的人親友-心存感激。”   -對失去的,坦然;對擁有的,感激。      “我們的存在究竟是為了什麽?。。。可從科學角度解釋其中的一些問題,但我覺得那不是全部。我認為顯然存在著某種更巍然的力量。。。它是赫然有力的。”   -我同意!在宇宙井然有序運行的背後,存在著一種神秘強大的力量在操控。      “尋找對你來說身上的東西,以你自己的方式親近它,崇拜它。”   -我心裏神聖的東西是什麽?尋找它,親近它,崇拜它,是科技,還是信仰?      “尋找就是快樂。在探討終極問題時候,誕生於死亡的奧秘,活著的意義,人類的命運,建立一個和諧寰宇的條件,完人的含義,精神和靈魂的性質。”   -尋找這個過程本身就是積極陽光有希望的。我思考過這些終極問題麽?部分吧。有種潛意識的聲音對我說,也許不存在所謂的最終真理,也許這些問題的答案最後是虛無。但,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人類在追尋解答的漫長過程中所迸發的力量,它包含了智慧和愚昧,積極與消沈。。。這些累積成人之所以成為人且繼續繁衍下去的動力。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常常是很微妙復雜的。”   -如何處理好人際關系,很難給出一個最後的標準答案,因為其如此微妙復雜。也許,換位思考,時間經歷的磨練,真誠等都是有益的。      “我不是一朵浪花,我是人類的一部分。我將死去,但我也將活著。以另外的形式活著?。。。但我相信我是自然的一部分。”   -此書精辟的結尾。我不是孤獨的個體,我不是可有可無的一部分。我是人類的一部分,我是自然的一部分。 從這個角度思考,那很多困惑便開始釋然了。

精彩短评 (总计57条)

  •     好像没看完。这里说人生的意义在于交流。我在体会中。
  •     可能是最近事情发生太快太多,看到这本书就不由自主掉眼泪。珍惜眼前人,不要等到一切都失去之后才表达自己的爱意。总是这样讲,可是我们从来不这样做,因为总是觉得失去或是死亡对自己来说很远很远。
  •     莫里 施瓦茨教授在人生的末端给米奇上了最后14堂课,简述自己对死亡的一些看法,其中最引起共鸣的“最你自己的见证人。做你自己身体、情感、社交和心灵状态的观察者” 要学会独处,独处才能真正的看到自己的心理变化、心理出现的问题,及时的纠正错误
  •     治愈系图书
  •     一个病重人对人生的思考。对我们好好的人何尝不是一种启发
  •     一般意义不大,我的价值观同这位老师太不一样。
  •     人之将死。。。
  •     看到豆瓣有个话剧演出才忽然想起看过这本书,大三选修课上看完。后来再看《少有人走的路》就觉得一般了,至于为什么?大概是年纪渐长就越没兴趣感悟人生了。
  •     这么看问题吧:你之所以是一个脾气坏的人,或别的什么样子的人,那是因为你在扮演这样的角色,你若扮演一个心地善良的、宽宏慷慨的人,你最终变会成为这样的一个人。5.只要你的所为是发自内心的,你事后就不会感到失望,不会感到妒忌,也不会计较别人的回报。否则,你就要患得患失。6.你对自己是什么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能积级地参与你周围
  •     哲学图书
  •     人之将死,其言如金。
  •     封面有点雷人
  •     没啥可说的吧,只能说文化差异比较大吧,我们的生活哲学而已
  •     14条箴言。最喜欢最后一条中“对你来说并是任何事情都需要得到解决,然后你才能成为一个坦荡的富有爱心的关照者”,还有最后的最后的浪花的故事。
  •     学会死和学会生是同一件事,生与死的距离并不如想象的那么遥远。看了那么多道理,我也不一定能过好这一生呀。不如调快心里的倒计时,想像一下紧迫的时间吧。/ 给莫里这个人加一星。在这样平静坦诚的文字下,他一定痛苦异常地挣扎过,但还是坚持下来完成这14堂课。如此强大的精神力量我真的要五体投地。
  •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话题,但是内容却缺少干货而鸡汤泛滥,只读了一半,放弃了
  •     中学时代读过的书,具体有点忘了,就是一个成功人士每个礼拜飞到一个城市去见他从前的老师,是我觉得不错的一本书。有机会会再读。
  •     我很喜歡莫利,謝謝他帶給我的感動,赤子之心說的就是這樣的心靈吧。
  •     平易近人,人生精炼.
  •     讲的人生道理都很对,但是真的做到的能有几人。听过大道理,但是做不到这么好。
  •     读过书看过剧,在百讲,和我最爱的两个人。谢谢教授,谢谢男神金士杰。
  •     上班摸鱼,心平气和。
  •     最后的最后,我们能带走的唯一便是爱
  •     看完以后,我想要换一种方式,好好的,认真过生活..谢谢莫里老人
  •     关于死亡,关于活着。
  •     当生活充满消极和负面时,看看这本书吧!在死亡面前,你目前所有的烦恼都显得如此微不足道。这是一本直面死亡的书。很有感触。
  •     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自己也亲身参与了米奇与莫利的那十四堂课,仿佛自己也经历着米奇从第一节课到最后一节课的转变。这本书记录了一位即将离去的教练给他的球员留下的最后的训导,这本书更流淌着二人之间浓厚的师生之情,实在令人动容。——相爱或者死亡
  •     关于人生,关于死亡,适合读两遍以上
  •     感觉观点之间零散又重复 看到最后耐心全无
  •     good!good!!good!!!
  •     在去看话剧的当天下午快快看完
  •     其实一直在第4章很难翻过去。有点恐惧死亡。
  •     本书篇幅短小,但并不妨碍的其价值之灿烂
  •     看的是电影,真好!
  •     向死而生
  •     没赶上看话剧,把原作看了,很好的鸡汤书,想像得到自己看话剧时满眼泪花的样子,可是年纪大人也变得皮实了,泪点还是低,道理也都懂,只是觉悟还要自己慢慢体会,鸡汤书大概就是告诉你,会有一天,你会顿悟,请朝这个方向努力,但不要以为看过了听过了的道理就是自己的箴言自己就能做得到。
  •     物以稀为贵
  •     适合身体在经历痛苦和折磨时的抚慰剂。充满了真挚的情感。 和《皮囊》中,对皮囊的定义有贯通之处。
  •     奥登说:“相爱或者死亡。”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
  •     坦然地,温和地接受死亡,但是在这之前,请用爱让每个人记住你。
  •     有点哲学书的味道。
  •     金士杰 的话剧
  •     作者在弥留之际记录下自己积极生活,以及遇到困难和面对方式。这些箴言十分裨益。但由于作者出生于传统犹太家庭以及西方背景,和我个人的年纪心智经历所限制,在引起我个人共鸣方面有局限性。
  •     我尊敬这位先生,也佩服他的勇气,但是这不是我的哲学--因为它软弱。“他的优秀之处正是在于他以普通人的普通方式生活着,兢兢业业地去承担命运赋予自己的全部责任,并且以同样的态度去品尝那些绵延不绝的欢乐和苦恼。”让别人的苦恼和喜悦去唤醒自己的苦恼和喜悦--反过来又用自己的感受去辨别别人的内心--真正的观察者和所谓的“世俗的乐趣”--这些都不在我的世界中
  •     可归入鸡汤一类。
  •     内容不错,不过并不推荐购买。因为主要内容在相约星期二里面都有,本书主要是把老教授的讲课内容摘了出来,纸张很厚,字数很少。。
  •     感觉现在还不能完全理解orz
  •     关于莫里教授的故事,有好几个版本,个人觉得这个版本还是很不错:简洁,不拖沓,通俗易懂。成功的以小故事讲出了大智慧,在这里要感谢莫里教授,正是你的这本书,让我渐渐摆脱了神经衰弱的困扰。
  •     这种书不适合我,哎
  •     读到了那句我一直在强调的我很认可的话“只要你的所作所为是发自内心的,你事后就不会感到失望,不会感到妒忌,也不会计较别人的回报。否则,你就要患得患失。”
  •     人生只有面对死亡时才能恍然大悟
  •     陪我走过初高中。 到了晚上 我站在窗前 喘着气呼吸 不知道下一个呼吸能否到来 / 我来到北京后就有过这样的一个晚上。
  •     认可没有了结的关系,把漏洞彻底扎牢。
  •     鸡汤书。。
  •     三星半
  •     少数人才能真正体会到的心情,多看无益。
  •     还是好像看这个话剧呢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