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你的内在小孩》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功励志 > 心灵鸡汤 >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8
ISBN:9787540750749
作者:克里希那南达&阿曼娜
页数:238页

相信与真实

真应了那句话,时间就像泡了水的海绵,挤一挤总是会有的。用的是朗读版材料,每天早晚洗漱时间听书,恰是省略了目光在纸面上游走的时间,因此闪回更多的是自己的个人经历,收获不小。在实际接触到这本书之前的一年之间,已经间接从爱人那里获得许多相关思维与信息,因此而今再看这本书就像是做足了预习功课,因此可以更好的投入。关于书中触动我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真实”。我苦苦徘徊于人生情感模式选择的矛盾之中大概有四五年时间,我一直无法确定,人究竟应该去相信关系之中的利益、能量权衡——类似于欲擒故纵、欲拒还迎的种种对策,还是去相信不顾后果地付出自己?这两条路都有无数心灵鸡汤或网络流行语在背后支持。我一路走来跌跌撞撞,因为身处一种严厉的家庭权利层级管制之中,因此无比想要冲破眼前的规则,认为叛逆才是人生真路,直到后来每一次抉择都鬼使神差的变成了“邪恶”,终于我想要停下来了,却好像怎么都停不下来了。我善于运用策略,也自以为善于观察人的喜怒,能于尴尬处谈笑风生,也能在散乱中收拾局面,我从不开口向别人要求——我委婉地得到或干脆扭头走开。我以为这就是我的人生了。我善良,平和,宽容,但我又邪恶,混乱,敏感,有时看起来冷漠到冷酷,有时又疯狂的歇斯底里,我怀疑、伤害过远近的朋友,我对感情玩世不恭也曾轻易放低自己把它看成一种虚荣的眷顾,我相信了背叛我诋毁我的人,也刺痛了对我抱有期待的人。在这过程中我努力维持表面的优雅平静,维持着风轻云淡大彻大悟的假笑,假装我是在经历一个逐渐坚定强大的过程,那终点是:成为一个人莫予毒无坚不摧的女人,然后不期然遇到这上天为我量身定做的爱人。像帕金森患者控制不住他的颤抖,我也控制不住自己的虚假。多巧呢,无论在怎样的混沌之中,你也还是能看到一线生机,你遇见一个人然后意识到自己再不揭下面具可能就错过挚爱,可是你又不能自控,不知如何操作,于是你毫无头绪地攻击自己的薄弱,所有疑惑、胆怯、不安、执着、自卑、依赖、欲望都拉出来看看,每一次都像是历经一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念战争,每一个行为都是自己与自己的精神赌博。先变成真实,然后忍受这种暴露,直至一切渐渐重新趋近稳定,最终灵魂归序。感受失去掌控别人的痛苦(其实我又何曾真正掌控过)与旁观自我无力的挫败,然后慢慢发现,这世界没有改变过,当我重新睁开眼睛,是我自己变了。我当然还有许多难以面对的真实自我,也有某些尚不能触碰的终极恐惧。但我离开原点努力朝自己前进。人会越活越像自己,从前,我们都像别人。灵魂伴侣到底是否存在?我坚守这信念多年,并把它作为我判断人事的标尺。但是按照书中内容,当你一味寄希望于此,就是你永远错失灵魂伴侣之时。觉察到自身内在的欲望和脆弱,并妥善的处理好它,理论上其实你就可以处理好身边所有的亲密关系,那么所有人都有其独一无二,也就不会特另存在谁是格外特别的。由此,人生失其浪漫,却也好像放空释然了似的。然而,我还是想留一个特别的位置给某个人。他无法改变我,却触发我完善自己;他无法界定我,却赋予我相信自己的勇气;他使我看清每一种相遇的偶然,也的确与我共同揉进难以置信的宿命。最后,我想真理只存在于同一类信念之下。这是我们彼此存在的前提与幸运。我本不是来写情书的,哈哈。

很明晰、实用的灵修理论书

书刚刚读到一多半,忍不住妄加评论。把每个人内心深藏的敏感消极体比喻为内在小孩,倡导人们认出它、呵护它,进而给生活带来全新的视角和应对方式。该书理论上非常清晰,内在小孩有点类似托利的“痛苦之身”,带到意识层面识别它——充分感受相应的情绪——穿透它的控制,该书不仅有深刻、直指人心的理论洞见,而且也有行之有效的修行对策,两者相得益彰,比较实在。准备读完这本,继续作者的另外两本书。

童年史:生命经验的重塑

童年史:生命经验的重塑文/周语在关于身心灵性的读本中,童年期的经验、身心的完整经历的循环影响一直是分析与对话者关注的焦点。在这个领域,有很多比喻的专业词汇,但是“内在小孩”在我看来是最灵动的一个词。在这部《拥抱你的内在小孩》一书中,生命经验是灵性的存在,是我们生活经验和内在心灵探索的合一。这种经验与弗洛伊德或者荣格、阿诺德这些学者化的临床经验阐述不同,作者引出了一个灵性的象征:内在小孩。这句话有点像是转化内在的恐惧心识为生活智慧的意思,而本书的整体宗旨正是如此。无论是用爱作为能量(energy)还是地水风火、空性来作为疗愈的方式,最终都是为了改善我们的身心境遇,回归生命的喜悦。拥抱你的内在小孩与葛印卡讲的内观(Vipassana)有一定的相似,但是它更适合一般的读者理解。内在小说,就是我们本真的心性,它富有创造力、先天能量。觉察到内在小孩,就是观察事物真正的面目,认清楚我们形成的强大惯性、习气、防御、补偿的心理机制,破除它的影响。“除非揭露行为的根源,否则我们无力改变任何行为”。用现代身心灵修课程最常见的话来概括就是:生活在当下。圣严法师谈禅修与纷乱意念如何过滤与泰国比丘隆波田(Luangpor Teean)的动中禅的精神一致,保持对自己防御机制潜在运行时候的觉知,培养对当下的觉知,清楚地觉知自己的念头和想法。我们的防御机制、潜意识地在运作,主导着我们的情绪、心理和应激反应,并且很难瓦解,“这些模式已经根深蒂固”(P138),贯穿在我们的愤怒、喜悦、悲伤、性、交往模式。它甚至是层层包裹,“我们或许会表达愤怒与悲伤,最核心处依然是隐藏起来的”(P143)。比如上瘾行为、以及被体制化、习惯化的信条、处事方式。上瘾行为是最直观的体现之一,只有慈悲与爱的观照,可以降低这种力量,书写到这里,有向禅修靠拢的倾向,但是最终作者依旧延续了自己完整的层次分析。克里希那南达(Krishnananda)阿曼娜(Amana)这部作品的叙述语言结合了很多故事、案例,乃至把他自己修习和学习的体验都简明地讲给我们。这种坦然看似简单,却非常艰难。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觉察力来认识自己内心的各种问题,往往会被情绪的怒火和不可遏制的悲观拖着走,陷入无意识的歇斯底里或者焦虑的深渊中去。恐惧、害怕,是如此影响巨大,海德格尔说“怕使人迷乱,使人‘魂销魄散’。怕让人看到遭受危险的‘在之中’,的同时封锁着‘在之中’,乃至唯当怕隐退的时候,此在才得以重辨身在何方。” 作者说,“从来没有人教导过痛苦也是有价值的”,这是类似于南传佛教内观不二的教法。动静不二、烦恼与喜乐不一不异。每一次痛苦和爆发都是认识我们内在小孩的方法,这有点类似于数学上的反证法。这本书的译者有六位,翻译的语言通达、流畅,极少有语词磕绊,这是比较难得的,尤其是在整体上,没有风格的明显出入,这一点融合得比较好。但是“我和非我”(P218)这一段路的分析则显得多余、力度欠缺,但瑕不掩瑜。讲述呼吸控制的部分,不够深入,但适合一般读者阅读、领会。 这本书中,恐惧、羞愧的存在分析,是相当简练而流畅的,没有多余的废话。羞愧和恐惧导致自我的丧失,接踵而来的空虚感和缺乏存在感的感受便是其逻辑结果。我们在遭遇恐惧时丧失了思维和决定的能力,“我”的主体性被瓦解了,觉知力则是在羞愧中导致自我的怀疑被消解,负面的能量占据主动,我们的痛苦便不可避免。那么问题如何解决?这本书里大量的案例、实证分析给了我们答案。一如书名所说,“拥抱”。拥抱既是爱的姿态,这是一种温柔而简单的力量。这是一个心灵的旅程,我们才刚刚开始。

指向正确道路的一本书

很早就知道这本书,但大陆一直没有出版。我国的心理学落后世界太多,很多心理有痛苦的人,只能孤身奋战,苦苦探索。太欢迎这类书的出版了,真是积德行善啊。其实这本书是精神分析流的,精神分析已经有很多进步和改变了。可惜国内介绍的很少,还是佛洛依德的复杂灰暗的理论。精神分析的本质就是幼年的生活经验会进入潜意识,并影响今后的心理。与其假设性驱动力,恋父恋母情结等复杂不可证明的理论,不如直接跳出来,更直接的解释我们痛苦的来源。这本书就是这样一本轻量级的精神分析。这本书用通俗直接的语言解释了我们痛苦的来源,性格的形成,与如何改进我们的心理。是人人可以理解读懂并付诸实践的。看完这本书,我觉得90%是对的。但路要靠自己走,看书不会解决什么问题,只有身体力行才能有收获。人要改变自己太难了,如果谁能跳出命运的循环,一定是蒙受了太大的恩惠。这本书可以帮助你做到这点。内在小孩疗法,是现在很流行的心理治疗方法。帮助你直达潜意识的深处,接受自己,爱自己,抚平内心的伤痛。建议配合森田疗法,森田疗法关注行动,内在小孩关注内心。最后希望内心有痛苦的人,都能走出来,活出自己的人生。

一本好书啊!

有好长一段时间,我就一直纳闷:我觉得我什么都想得挺清楚的啊,为什么还是没办法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为什么还是觉得没有活力没有热情呢?某一天在朋友家里随手翻到这本书,它承诺可以帮助我找回生命的能量,于是我想,好吧,让我试试。一页页看下去,就像一步步走进自己的内心,看到自己明显的反依赖人格特质,看到自己妄图以理性躲避痛苦和化解愤怒,并因此发展出的对己对人的尖酸刻薄和严厉苛刻。这些补偿机制不断消耗着我的热情和能量,在心里筑起又高又厚的墙,把爱人和爱情的可能性推得越来越远。更重要的是,看到了这一切后面那个从小就被拒绝渴望爱的小孩子。而仅仅是看到就带来了慈悲,对自己的慈悲,对过往的慈悲,和对他人的慈悲。这些都是对心灵的滋养。后面的路仍然很长,可能会长达一辈子。我会努力不着急,去了解去接纳。而且,我再也不会说自己知道得够多了。

直面恐惧

作者想让读者面对自己内心的恐惧,并通过爱去治愈开始这本书时是失恋了,读的过程很痛苦,勾起了各种痛苦的回忆,在书中的描述中看到了我和她的影子,断断续续读了三天,还是能不时的想起更早甚至童年的灰色记忆,尝试了用作者的一些方法去面对,在静坐内观时,觉得痛苦不只是来自恐惧,更多的是所谓人性三毒贪嗔痴,执着与某人某物,得不到后更是燥怒,陷入幻想不能自拔贪嗔痴是人的本性,唯有戒定慧能一直抗衡,和作者说的爱完全不是一个层次上的东西作者通过一个内在的小孩比喻每个人最核心的内在的自己,类似小我、真我的东西,用它的纯洁去区分外部世界的复杂邪恶,这种分别又何尝不是另一个幻想,哪有什么内在的小孩,我们不可能再找回之前的自己,有伤痕的自我才是最真实的存在,去面对,去享受,去修行书中大量的例子中都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内心的恐惧,有些牵强了 书中关于静坐、呼吸的东西还是很精彩的,还有一些其他练习去自问,去反省,值得经常看看书摘:我们的内在旅程是去重新发现自己的本之天性,同时也需要针对我们的受伤脆弱层和保护层,发展出深刻的慈悲心和同情心恐惧本身并不是问题,是那些没被认出来、没被感觉到、没被接受的恐惧,制造了我们生命的问题指责别人每个人都会,然而若是无意识地指责别人,只是徒然破坏亲密关系而已。要学习真诚地表达自己,还是变成在指责别人,其实只有一线之隔深刻地感受和允许痛苦,在生命中是有价值的,因为它带来了深度和智慧所有的价值,无一不是来自于用心和毅力生命是极其珍贵的,它让我们有机会创造、给予爱并接受爱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段:多年以前,我第一次到印度去时,已开始练习内观静心冥想。我以为静心就是坐在坐垫上,闭上双眼,观照自己的呼吸。安静地坐着进入内在,或者是培养内在宁静的最好方式。但是,我的师傅让我对静心的真正含义有了更宽广的了解。多年以后我才开始明白,静心是存在本质的一种状态,一种生活方式,并不是只局限于坐在蒲团上几个小时。这可能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学习之一,那就是,我不需要为了要改变或者为了得到爱而做什么。是否只要观照、感觉与允许就己足够了?这是我在静心中正在学习的。

进入内在之门

从刚开始读到真正读完,大约前后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为什么这么慢?因为这类书籍,不是畅销书,不是教科书,不是我们过去所见的对某一类已有知识的描述和解释的书,而是一门内在之学。如果不慢下来,静心品读,仔细咂摸,那么注视所及的文字,无法深入内心,无法真正明白。只有等待心门打开之时,才能够让这些涉及内在的话语,一点点浸润进内心。而开启这扇心门的钥匙,常常是心痛之时,因为我们往往忽略了内心的感受,总是因为心痛才能意识到自己是有心的,是有感觉的,但这往往是痛到了深处才能觉知到,心门未启之时读此书只觉无味。而心痛在冗长的日常生活中,毕竟是少数时候,因此磕磕绊绊,读得极慢。其实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教会我们勇敢地面对内心的恐惧,而不是再听从本能去反弹、攻击或者逃避。对于具体疗愈恐惧的方法,书中详细入微地介绍了,我亲自实践并受益良多,在此不再赘述。让我真正想知道的是,疗愈之后又如何呢?我们能够面对内心的恐惧了,然后呢?没错,我是能够深入到自己的恐惧底部去看究竟有些什么在搅动着我心里真正的受伤的地方,我疗愈了一个又一个的伤口,简直感觉整个世界在我眼中变了个样子,也终于能算的上是内心强大了,也终于能同别人建立更深的联结了,然后呢?我隐约觉得还有个问题盘桓在心中,还有个真正的问题没有得到解答。我们面对内心的恐惧,是为了什么?换言之,我们为什么要向内修行?面对恐惧之后,会感到一种极大的喜悦,以及一种与世界同在的融合感,这种感觉的尽头是什么?真正算得上对这两个问题解答的是全书的结语,那个画家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在一个长途跋涉、悲喜交加的旅程中,都要通过那片山林,渐渐寻到上山之路。在共同依存中的挣扎,很像是那片深幽迷蒙的山林,但在旅程的终点,我们将到达山巅,超越这块已知与熟悉的领域。我们所探索的是,发现自己,并在此过程中和另一个人分享深刻的爱。那画家也正牵着我们的手,轻柔地引导我们走向一条道路,它的终点是未知,也是不可知的。”对于第一个答案,我是信服的。面对自己内心的恐惧,走上内在的旅途,就是为了发现自己,以及在此过程中分享深刻的爱。这是我们之所以为我们,我们之所以为人类的最根本的原因。而对于第二个答案,我确实还不是很理解。这尽头似乎是未知,还是不可知的。可是最后一章的引语《挚爱》(The Beloved)不是描述说,“你会想一滴水一样地消失不见,但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你将会变成大海”吗?为何变成大海会是未知的呢?“你将不会是从以前一直到现在的你——你的自我”。这点我的确体会到了,那么这之后呢?我又不会是现在自我,那么我又会变成什么样呢?“你的藩篱会不见,你将不会是座孤岛,而是陆地的一部分”,既然如此,为什么又要说是不可知的呢?不明白。所以对自己将要去向何方也不是很清楚,因为这轻柔的引导让我看不清小径深处通往哪里。如果继续行走,只能继续探索下去。而这也就是这本书所能为我们做的了吧。让我们学会面对内在的恐惧,进入内在之门,顺着那条小路继续前行。前路悠远,道途漫长,只有真正勇敢和好奇的人,才能走下去。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

我也有一个内在小孩 ,他敏感,多疑,偏执,易怒,当我面对巨大压力,想尽办法却无法承受的时候,他就会释放出来。让我心神不宁,急躁冲动会控制着我的头脑,即使我会运用成长所经历的经验来压制他,但是冷静也不一定会占据上风。这时我通常表现出来的已不是平日里豁达与成熟,如小孩子般的自在,和我果敢的目标执行力,此时和我相处时你会让人感到压力,当然我也会感觉浑身不自在,就像灵魂出窍,突然变了一个人。只有当我找到方法破除当下的问题,感到安全的时刻之前的我才会再次回到你身边。如何与自己的内在小孩和谐相处是人一生的课,拥抱我的内在小孩,愿你我共同努力。

觉察的力量

从几个月前开始。阅读了很多的灵性成长书籍。张德芬在序言中说这本书将内在小孩阐述最清楚的书籍,我赞同。对于我们来说,最根本的两种创伤是被抛弃和被吞没。我们既要自由,也要爱,两者达到一个平衡。在这个以在外价值为主导的社会里,每个人都不愿意乡自己向别人承认自身脆弱的面向。但脆弱不会因为逃避而消失,只有接受被被抛弃和被吞没的恐惧。才能走向丰富柔和的自己。但是,在无意识的思维下,我们很难从深处了解自己的创伤,更不用说治愈了。所有修行的书籍都讲:觉察,不断地练习觉察自己的念头,将潜意识变为意识。这里我举自己一个例子。前两天朋友带我去看租房,中介人一直看着朋友的眼睛,而很少看我。我内心很愤怒,认为是我需要租房而不是朋友。那次看房很不愉快。随后,我通过觉察,原来是自己被抛弃的创伤复燃。然后与被抛弃的创伤待在一起。感觉好受多了。我想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也不再像上次那样情绪化了,我会提醒自己回归自己。更加淡定地处理受伤的内在小孩。我的个人公众号是:为自己而玩。欢迎大家关注交流。

如何接受那个黑暗,受了伤的那个自己?

看过的有疗愈类书籍中,分析最彻底,描述最细腻的一本,没有之一。只是,道理懂了,root cause找到了,真的不容易作到。。。今天心情莫名难受,于是静下心来分析,是哪里不对劲。这过程,的确就像张德芬说的,不麻醉自己给自己动手术,潜下去,潜到人格性格中最深最黑暗中找到受到的伤,接受先,然后直面,然后拥抱,然后疗愈。。。真的真的不容易。。。

那些反反复复的情绪模式

在观察过自己的一段时间内,会发觉有些情绪,频繁出现,似乎不可控制。反反复复。很纠结。那样的情绪,像一个窄窄的瓶口。一直没有办法突破。有段时间,非常着急。想把它治好。到处寻找答案。真个人,似乎更糟糕。我想,先让自己放松一下。我有足够的时间来探寻与疗愈。慢点。再慢点。后来,在无意之间就遇见了《拥抱你的内在小孩》。之前,看过 一些类似的书籍。朦胧。还是觉得这是我读过的书当中,把内在小孩描述得最清楚的一本。原来,我们内在小孩的最大特征就是:恐惧。恐惧,就像一条鳄鱼。我们总在无意识的喂养它,它茁壮成长,越来越强壮。我们觉得无法控制。现在,开始有意识的去饿它吧。作者的描述非常细腻,为我们揭开了内在小孩的面纱,从恐惧、羞愧、惊吓,到被遗弃和被剥削等让我们缺乏安全感的根源说起。书中还有很多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为我们每个人的内在小孩找到了对号入座的情境。我们更容易查找自己卡在哪里。更容易去面对。在读到某个部分的时候,我忽然觉得自己真是惨不忍睹。怎么会这样。很多我不小心或故意忘记的东西通通浮现。觉得难以面对。我看见作者的亲身经历。然后,我原谅了自己。现在,想象一下自己站在划分成三个同心圆的圆心中,有外圈、中圈、内圈。这三个圈以你为圆心呈放射状。最外圈,我们称为保护层;第二圈是我们受伤的脆弱感情层 ,是我们经验恐惧与羞愧的一层;最后,中心的内圈是存在的核心,是我们本质的位置。这是作者提出的一个模式,一种大部分人都会体验到的存在的能量图像。内在旅程,就此开始。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对羞愧一直难以理解。似乎我的情绪与羞愧都会毫不沾边。我坚持不承认自己有羞愧感。书上给羞愧的定义是,一种无力感,会深深觉得自己是错的、不够好的、或是无能的。这个我抵死不承认的词,却为我打开了一条路。一些新的觉察。当我承认时,松了一口气。似乎,我看见了一种完整。我有了一种好转的方向。 在书中,会看见自己内在小孩的一些作为:反弹行为、任性、不切实际的期望,及孩子用来保护自己的策略。你会越来越了解你的内在小孩。了解自己的情绪模式。终于有了一个机会,去了解、面对、疗愈。书中有很多练习,可以多次做。多次体验。身体知道了,才算是真的知道了。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